单亲母亲多次逾期还贷,抵押房产即将被拍卖,两个未成年孩子上学恐因此受影响?
近日,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成功帮助房贷欠款人与银行之间达成和解,不仅保障了申请人的权益,也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给予了充分保护。
房贷多次逾期
银行申请强制执行
郑某因购房所需,在某商业银行(以下简称“银行”)贷款70万余元,贷款后一直按期支付房贷,后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,收入减少,日常生活变得拮据,无奈逾期还贷。因多次逾期,银行一纸诉状将郑某诉至法院,法院经审理后,判决郑某提前结清剩余未还贷款,并支付利息、罚息、律师费等。
判决生效后,因郑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银行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拍卖郑某抵押的房产。
摸排情况有细节
文明执行终和解
承办人在执行中调查发现,郑某系单亲母亲,带有两个孩子,年龄为15岁以及7岁。抵押房产不仅是母子三人唯一住房,两个孩子的户口也均在抵押房产上,且正在户口所在地接受教育。
“如果拍卖房产,两个小孩上学读书就会受到影响,你们一家的居住也难以保障”承办人向郑某告知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能面临拍卖房产的后果。
“我在被起诉后就按期返还贷款了,但是确实没钱一次性结清。如果银行愿意给机会,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把之前逾期的部分全部结清,并偿还因诉讼产生的律师费、诉讼费等一切费用,后期也保证按时每月还贷”郑某表示知晓其利害关系,希望银行能够宽限一下。
考虑到在返还完逾期欠款及相关费用后,郑某确实已无力提前还款,为了不影响两个孩子的教育,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,承办人决定帮助郑某与银行进行沟通,搭建对话平台。
经多方努力,银行最终同意和解,现双方已达成执行和解协议,郑某也按照协议严格履行了自身义务。
近年来,南岸法院坚持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不断优化执行措施,努力做到刚柔并济,既讲法律、也讲情理。在案件执行中,充分分析个案特殊性,在考量被执行人一方困境的同时,亦充分保障申请人权利的实现,在平衡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